【研究成果】“微课”让信息技术“翻转”出高效
发布时间:2016-04-28作者:来源:点击:
“微课”让信息技术课堂“翻转”出高效
【摘 要】:微课是当前课堂教学应用的一个热点,应用于分层次教学,作为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,实现了个体差异,促进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,提高了学习效率,受到众家的好评与推崇。本文围绕信息技术课堂的特点,探索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。
【关键词】:微课 信息技术 教学 有机融合
目前微课的建设和应用在很多地区都得到了发展,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我也做了一些尝试,把“微课”与信息技术教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。“微课”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优势,首先信息技术教师具有技术优势,在视频剪辑、编辑方面比其他教师更容易上手。其次,信息技术教学中大部分都是操作,内容更适合采用微课形式呈现。学生在操作时,会的可跳过去,不会的可反复观看,有助于课堂的翻转。再次,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有着比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,那就是可以很轻松的接触到计算机和网络。将“微课”引入信息技术课堂,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,进行有差别的教学,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,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,优化信息技术的课堂结构。
下面结合教学实例,从几个方面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一下。
一、微课与要点提示互补,实践知识的内化
“微课”是面向学习者的一种资源,以视频为主要载体,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(重点难点疑点)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,时长一般为5-8分钟左右,最长不超过10分钟,力求做到“小而精”(摘自百度)。制作的工具可以是手机、数码相机及相关软件等,比较方便,深受教师们的喜爱。
对于课程中的重、难点及典型的操作,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录制成微视频,使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,参照微视频中的操作步骤,完成实践任务。在学习的
过程,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、组内合作、组间竞争的学习方式,在相互探讨,质疑中实现知识的内化。
例如,在高中信息技术基础(必修)中的第四章第二节的“表格数据图形化”的任务二,视频中的操作提示要点如下:右击图表区域,选择“图表选项”,在“图表选项”的对话框中可以对“标题”、“坐标轴”、“网络线”、“图例”等进行修改;右击图表区域,选择“图表区格式”,在这个对话框中可以完成“图案”、“字体”的“属性”的设置。各种操作的要点都演示了出来,供学生参考,学生在课堂外需要时也可以拿出来进行学习,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时段学习需求。
二、任务驱动与发现问题并存
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是信息课堂中最常见的方法,这个方法是在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上的,用来培养学生的自学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。在设计任务时要尽量与生活相联系,设计的任务要符合实际,要合情合理,具有真实性,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,避免简单化、庸俗化,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,能把知识真正运用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,为学生创设一种“用中学,学中用”的学习情境。要坚持“教师为主导,学生为主体”的原则,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。
以高中信息技术基础(必修)中的第四章第二节的“表格数据图形化”为例。在课前准备时,教师通过各种形式来组织翻转课堂的实践活动,学习内容以任务为“引导线”,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,把任务分成不同的层次,逐步呈现出知识点,使学困生“吃饱”,优等生“吃好”,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。其中对于学习重、难点进行分散处理,把重、难点分到不同的任务中,并且每个知识点不要超过两个,加以精练,让学生逐步攻克每个知识点。我把这节课分成了如下几个任务:
任务一:下表是IMF发布的2014年各国人均GDP排名的前15名,请尝试把表格中的数据图形化处理,制作簇状柱形图,插入到当前表中。
任务一布置完后,教师没有直接讲解操作方法,而是让学生分组讨论,尝试操作,遇到问题,观看微课文件夹中的“任务一帮助”视频,通过观看视频,学习掌握操作步骤,根据教程模仿练习,进行总结,掌握图表的类型及操作。
任务二:“美化”图表。
操作要求:
1.调整图表大小及设置图表区格式、图表标题格式、坐标轴格式等,使之美观;
2.修改表格中的数值,观察图表是否发生变化。
在任务一的基础上,学生观看微课文件夹中的“任务二帮助”视频,掌握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美化图表,并思考:表格中的数值要是发生变化,图表是否也会随着发生变化?通过小组活动,互帮互助,动手操作等形式,从而得出结论。
任务三:三种图表各自的适用场合
操作要求:1.根据“高中生上网目的调查表”的表格数据创建合适的图表。
(温馨提醒:制作饼图时选择使用“上网目的”和“百分比”两列数据。按住CTRL键可选择不相邻的两列数据。)
高中学生上网目的调查表
上网目的 |
高中生 |
百分比 |
辅助学习 |
2 |
6.90% |
浏览信息 |
6 |
20.69% |
游戏聊天 |
16 |
55.17% |
其他 |
5 |
17.24% |
2.要求:根据“农村家庭收入统计表”的表格数据创建合适的图表。
农村家庭收入统计表
收入项目 |
2012年 |
2013年 |
2014年 |
水稻 |
1955 |
2050 |
2200 |
小麦 |
1800 |
1860 |
1980 |
养殖 |
2500 |
2800 |
3300 |
外出务工 |
4100 |
6500 |
10300 |
其它 |
990 |
1020 |
2000 |
3. 要求:根据“2014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”表格数据创建合适的图表。
2014年福布斯中国豪榜
排名 |
姓名 |
财富(亿人民币) |
1 |
马云 |
1193.4 |
2 |
李彦宏 |
899.6 |
3 |
马化腾 |
881.3 |
4 |
王健林 |
807.8 |
5 |
李河君 |
759.6 |
6 |
宗庆后 |
673.2 |
通过前两个任务,学生已经会制作图表了,但这三个图表分别适用于什么场合?在这一环节中,教师并不急于呈现结果,而是层层递增任务的难度,让学生思考发现问题所在,并根据微视频的帮助来完成操作,通过比较可得出结论:1.在进行数据比较时,用柱形图可一目了然;2.反映事物随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时,使用折线图比较清晰;3.要呈现事物所占百分比时,使用饼图比较合适。把自己的发现及时与同学交流并演示,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。这样使学生从学习者变成合作者同时还扮演了“小老师”的角色,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,又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三、思维与操作并重,促进学生发展
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实践性很强,要求学生具有分析、处理和应用的能力。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,学生可以使用网络上的优质资源,也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实践的设备,甚至可以自己独立完成,为了考察学生的思维和操作能力,教师在每堂课中设置一个知识反馈的环节,例如在“表格数据图形化”中,设置了一个课堂反馈的环节,反馈问题如下:1. 你认为本课内容难吗?2. 是否学会了插入、美化图表?3. 你对老师教学方面的建议有哪些?填写完后使用电子教室客户端提交。这样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,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,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。
四、微课在课堂应用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
1.要不断提高微课质量。由于各方面的原因,比如内容准备不充分,教学水平的差异,拍摄的光线等问题,导致视频的质量参差不齐,导致学生失去观看学习的兴趣,所以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,选择合适的素材,精心制作微课,来满足学生的需求。
2.加强课堂管制,转变原有的学习习惯。由于个体差的不同,有的学生自我约束力不强,教师应制作相应的应对措施,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。有的学生不适应微课教学,教师要考虑学生的习惯,让学生逐步适应微课的课堂节奏。
3.及时更新。由于微课的录制编辑需要花费时间,有时还会因网络等原因,导致微课资源无法及时上传,教师要利用教研组的力量,克服困难,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便利。
4.微课不等于微视频。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,要结合使用教师准备的导学案、素材、练习测试、拓展习题、课堂反馈等,教师要及时的点评,指导。
五、总结
依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结合“微课”的教学方式,建构了基于翻转课堂与信息技术教学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,具体如图所示(图选自付兰敏的硕士论文):
微课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基础出发,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前提,要注重微课设计的实用性,微课的出现给信息技术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,我们要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趋势,不断实践与研究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,让信息技术课堂“翻转”出高效,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这片海洋中,学会无穷的“渔”!
【参考文献】
[1]浅谈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 论文网 1674-2117(2014)20-00-02
[2]张志宏,《微课: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》,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》期刊,2013年20期
[3]赵卫兵.翻转课堂,助推教育改革的新亮点[J].中国信息技术教育,2013(12):12
[4]张良. 翻转课堂·中国案例[J].校长,2013(6):29
[5]李艺,李冬梅.信息技术教学方法:继承与创新.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3,(9)
[6]解月光.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[J].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,2002
开办主体: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外国语学校 主办单位:智贤中学校区 地址: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青口镇徐福路59号 电话:0518-86239900 工信部网站备案号:苏ICP备11034118号-2 公安机关网站备案号:32072102010044 |